南水北調總體規(guī)劃工程 :推薦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通過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聯系,構成以“四橫三縱”為主體的總體布局,以利于實現中國水資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合理配置格局。西線工程還沒有開工建設。
南水北調工程就是把中國長江流域豐盈的水資源抽調一部分送到華北和中國西北地區(qū),從而改變中國南澇北旱和北方地區(qū)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戰(zhàn)略性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有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總投資額5000億元人民幣。此工程的規(guī)模和難度都超過三峽工程。其領導機構為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水利部南水北調規(guī)劃設計管理局。南水北調應合理控制,保證在不影響南方生態(tài)的情況下滋補北方,現在中線導致漢江流域出現旱情、洞庭湖等諸湖泊驟減;破壞水循環(huán)自然平衡,東線水面也連年降低。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正式通水;12月27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北京段正式通水。
2015年7月13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成通水后首次進入加壓輸水模式。
2016年1月8日,南水北調東線臺兒莊泵站開機運行,東線一期工程供水開始。
2018年5月22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累計調入山東省水量達到30億立方米。
盧溝橋段應用了桂東石籠網技術,石籠網是廣泛運用于交通、水利、市政、園林,水土保持等工程項目中的一種新型材料結構。石籠網是將鐵絲由機械將雙線絞合編織成多絞狀、六邊形網目的網片,其雙線鉸合部分的長度應不小于5cm,以不破壞鋼絲的防護鍍層。詳見行業(yè)標準YB/T4221-2010。石籠網可根據工程設計要求組裝成箱籠,并裝入塊石等填充料后連接成一體,用做堤防、路基防護等工程的新技術。